焦点访谈:推动产业转移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生产力布局的重要途径。这些年,受沿海地区用工用地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中西部转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提升东北和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一段时间以来,东部地区的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步伐加快。产业转移并非一蹴而就,怎么才能“转”得好,“转”得有成效呢?我们来看几个地方的产业转移故事。


  周劲松是湖南桂阳一个家具企业的负责人,企业坐落在县里的桂阳家居智造产业园内,以生产实木家具为主,如今已经实现了智能化生产。


  周劲松:“以前做油漆这道工序大概15天左右,现在大概五六分钟就可以搞定。”


  周劲松所说的“以前”是指他在广东东莞开办家具企业的时候。周劲松是桂阳县本地人,1996年大学毕业后,南下到广东发展,一直在家居行业摸爬滚打,后来企业越做越大。


  随着家居产业发展迅速,用地需求也越来越大。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开始建设,作为制造业立市的东莞,要培育电子信息制造等战略性产业集群,实现高质量发展,但是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像家居这样的传统制造业用地成本也不断上升。


  周劲松:“家具产品占地大,比其他类型企业用地面积都要大,很多企业租厂房,但是长租非常贵。在广东,像我们这种企业是拿不到地的,能拿到地的都是些信息技术类‘轻生产、小空间’的工业上楼企业。”


  所谓“工业上楼”,是指为提高土地利用率,推动企业在高层楼房中进行生产的新模式。当时,东莞就在推动工业上楼,利用“向上”的空间发展新产业。在这样的背景下,像周劲松这样无法“上楼”的传统制造企业就要主动寻求转移之路。


  其实在东部沿海地区,很多这样的传统制造企业普遍都面临同样的发展困境。而破解这一困境的途径就是产业转移。这样的产业转移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推动产业转移如今已经成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生产力布局的一项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多次强调要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黎烈军:“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政府搭建平台、创造环境,最终还是靠企业。”


  那么,像这类企业该往哪儿移呢?盲目转移很可能会遇到“水土不服”的问题。因此要科学研判、找准定位,让转移更有序。2021年,工信部会同10部委发布了《关于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


  黎烈军:“产业转移不是什么都承接,不是捡到篮子里面就是菜。我们鼓励支持地方立足于自己特色优势产业和产业链关键环节,推进自己强链、补链、延链,根据各个地方的产业基础、资源禀赋,有针对性提出重点转移的产业和保障措施。我们通过这个文件解决转什么、谁来承接、如何承接的问题。”


  承接产业转移需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湖南是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过渡带和枢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有天然优势,而且湖南、广东两地一直都有合作,当地也引导家居等产业往湘西、湘南等地转移。而家具制造也一直是周劲松家乡桂阳县的特色产业,这让他明确了转移的方向。


  周劲松:“经常湖南到广东招商,省委省政府都在搞这个活动,就是迎老乡回故乡。我也考察了很久,一是营商环境,二是区域优势,三是整个产业链我们也考察过。”


  方便的物流条件、充足的土地空间对发展家居产业非常重要。桂阳县有着区位优势,京深高铁、厦蓉高速、许广高速贯穿全境,土地资源也有优势。不过此前,家具制造主要是以小作坊式代加工为主的发展模式,抗风险能力低、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湖南桂阳县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山栋:“我们也看到了这个问题,也想通过引进大中型企业规模化、集群化,改变过去低效能的发展模式,从而实现家具制造转向家具智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广东家居产业要转移,桂阳家居产业要升级,一场“双向奔赴”就此展开。为了承接好家居产业转移,桂阳县计划打造一个“家居智造产业园”,吸引了大批的广东家居企业来考察,一开始,很多企业都签了入驻意向,但是后来却有不少都打了“退堂鼓”。


  产业转移不只是转过来,关键是能留得住。肖楚程是当时园区招商局的负责人,她发现担忧背后有前期资金投入的压力,也因为家居产业链条不仅环节多,而且划分特别细致,每家生产端的企业都有不同的配套企业互相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