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移动支付普及率居全球第一,这确实给民众生活带来很大便利。但是这对于那些习惯银行卡和现金支付的外籍来华人员来说,有时就会遇到移动支付方面的不便和困难。国新办今天(3月1日)下午三点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专门介绍了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性有关情况。那么,外籍来华人员在移动支付时会遇到哪些“不能用”“不好用”和“不想用”的问题,又将如何解决呢?


  来自沙特的小伙莫森在北京生活了六七年的时间,现在的他使用手机扫码,骑共享单车、购物等都非常熟悉,说起刚来的那段时间,他对移动支付不了解,还闹了笑话。


  莫森:“我之前对移动支付是没有什么概念的,我刚到学校,去小超市买东西,拿现金给收银员。因为我是用现金,他就开始笑我,说你为什么没有?老人都可以用了,你怎么用不上?我给他解释,我刚来,不知道怎么用。”


  其实,莫森经历的事,很多刚刚来华的境外人士特别是短期来华旅行的外国人也都碰到过。当他们想消费时,却不知道怎么把钱花出去。


  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思联:“外国人来华旅游,他找不到消费的场景,得不到便捷性,甚至会给他带来负担。信用卡,到哪没有信用卡刷卡的,现金,没有可以兑换现金的,这也给我们的导游带来了很大困难。”


  数据对比显示,中国的移动支付普及率是全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倍左右,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了生活中最主要的支付手段。刚来中国的外籍人士遇到的第一个支付使用难题是支付软件不支持境外信用卡的绑定,原因是像微信、支付宝这样国人常用的支付机构没有开通相关的跨境支付服务。


  蚂蚁集团跨境业务总监朱绪刚:“因为跨境支付服务,不管业务模式也好,风险管理方案也好,都需要充分设计来兼顾便利和安全,所以需要监管部门进行指导。”


  在2023年7月以前,境外人士不能用海外信用卡绑定软件进行移动支付,大大影响了他们在华旅游、生活的体验。


  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对于外籍来华人士,一方面会给他们带来生活上的不便;另一方面可能也会影响到我们国家进一步改革开放。因为从中国经济发展来看,高质量的外部循环,人员资金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


  随着需求的增大,2023年7月,为了解决外籍来华人士支付便利化问题,微信和支付宝相继宣布全面开放绑定Visa等主流境外卡,并升级相关服务,初步解决了绑卡支付的难题。但是随之而来的第二个问题是,认证流程过于繁琐。


  以微信支付为例,由于微信本身设置有保护用户信息及防范黑灰产的通用规则,其中包括注册登录,需要其他用户协助验证等步骤,这对于刚刚落地的外国人来说很难独自完成。


  为中国人设计的认证流程,外国人用起来自然水土不服,难以适应。对此,相关支付软件已经在试点注册时新增使用国际信用卡进行验证,没有线上好友也可完成安全验证。此外,为了消除外籍人士对实名认证、绑定信用卡的顾虑,支付宝还开通了累计消费3500元以下免去提交身份认证的简易支付程序,微信支付也对此正在开发新产品。


  财付通跨境支付产品总监戴海勇:“现阶段一项工作就是简化绑卡支付的体验,为那一类不愿意使用外卡直接支付的群体,提供一个短期的来华零钱服务。只要把一笔钱充到临时的来华零钱服务中,就能使用这里面的资金来进行各场景的支付。这项产品我们会在3月份正式地推出。”


  由于资金安全等要求,使用支付软件时,支付限额也成为外籍人士支付时碰到的一个难题。有的游客发现自己想进行大宗消费时,扫码支付会受到一定数额的限制,这让他们不能大气地“买买买”。


  戴海勇:“并不是我们想去设置这样一个额度,而是在于保护他的国际卡不被一些恶意商户进行盗刷,我们是为了外籍人士的资金安全考虑。根据这种交易的大数据分析,我们还是有把握对不同场景设定不同的额度,既能控制风险,又能让他的实际需求得以满足。”


  随着境外用户使用移动支付的门槛逐步降低,使用人数也在不断上升。数据显示,2023年,数百万名境外来华人员使用了移动支付,尤其是2023年第四季度,境外来华人员移动支付交易规模显著提升,累计交易近3500万笔、金额50亿元。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海外游客反映,支付成本太高,每笔消费用户需要支付3%的费用。